欢迎访问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职教研究专业委员会官网!     今天是: 关于我们  |  专题报道  |  繁体中文
 
栏目直通车
热点新闻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职…
        时间:2019-11-19   点击:2762
        持续征集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通告
        时间:2020-03-05   点击:2073
        人社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时间:2019-10-12   点击:1005
        住建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
        时间:2019-10-16   点击:973
        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公示
        时间:2019-10-17   点击:923
        坚持效果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论…
        时间:2019-10-12   点击:65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颁布实施《…
        时间:2019-10-17   点击:55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
        时间:2019-10-12   点击:414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校、科研单位和众多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核准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是中国智慧工程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团体。

2005年9月6日,民政部正式以民函[2005]223号文批复同意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筹备成立。 2005年11月18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此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以批示、题词、贺词等方式予以本会亲切的关怀和支持。王光英、万国权、雷洁琼、程思远、李德生等同志以及张全景、徐冠华、刘恕等有关部委领导,也对研究会的成立给予支持和勉励,并寄予厚望。

主要职能
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实施智慧教育,即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工程、大成智慧教育。
二、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开展教育、培训、论坛、策划服务等项业务,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智慧服务,使之走上科学智慧的发展道路。
三、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智慧方略。为中央和各级政府提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库服务,重点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方略,并继续承担国家和各级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具体工作内容:组织调研评估,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智慧教育,培育杰出人才;发展会员,建立会员库;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专家库;开展科教活动,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开展国际交流,促进教育和科技人才往来;编辑、出版智慧研究刊物、著作;制作智慧类节目;条件成熟时,筹办中国智慧学校、中国智慧基金会等。
业务范围包括理论研究、调研评估、教育培训、咨询策划、会议论坛、刊物编辑、展览展示、国际交流等。 [5]
建设宗旨
研究智慧科学,培育智慧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智慧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认识主、客观世界的人文、科技知识和智慧积累为基础,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采集、整理、研究、传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智慧,揭示智慧规律,创立智慧科学,普及智慧知识,实施智慧工程,培育智慧人才,开发智慧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
成立意义
研究会是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媒体和社会运用智慧创造文明、传播文明的桥梁和纽带,是智慧经济和创意产业的领航者。她兼具研究会和协会的双重功能,既有科研的任务,又有应用推广。因此,智慧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跨学科学界的、作用于社会各层面的大型系统工程。
智慧通过产生物质产品和产业来创造物质文明,通过产生精神产品和产业来创造精神文明。揭示和聚合人类智慧是为了服务于智慧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艺术、道德、法制等一切有益的事业。
智慧已经创造了已有的文明,还将创造未来的文明,通过研究会的系统研究、努力探索和勤奋工作,智慧将最终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繁荣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分支机构: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优秀和杰出人才发展委员会 [2]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策划专业委员会 [3]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 [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等。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职教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8-2025  chiniaxam.org.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MA01T4DJ5Y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2022031956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津公网安备 12010902000172号  政策指导文件:人社部发〔2017〕68号文件